关于举行2025年研究生“红色家书”评选活动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09-30浏览次数:224

各学院、全体研究生: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汲取奋勇前进的力量,引导广大研究生赓续红色血脉、砥砺初心使命、勇担强国重任,研工部决定举行2025年研究生“红色家书”评选活动。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参与对象

全体研究生可参加,含博士研究生、全日制及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二、活动要求

人物一:冼星海

冼星海(1905年—1945年),广东番禺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近现代著名音乐家、作曲家、钢琴家,被毛泽东同志誉为“人民音乐家”。他以音乐为武器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创作了大量体现民族精神、战斗意志的音乐作品,开拓了中国现代革命音乐的新局面。

1905年,冼星海出身贫苦渔民家庭 1918年,入读岭南大学附中,学习小提琴和单簧管,由此开始接受正规的音乐课程教育。1928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乐学院,并于次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31年,考入巴黎音乐学院高级作曲班,成为首位获此资格的中国留学生。1935年,冼星海自巴黎毕业归国,恰逢全国抗日救亡争高潮,他即刻投身抗战歌曲创作与救亡歌咏运动。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他加入“上海话剧界救亡协会战时移动演剧第二队”,先后在上海、武汉、延安等地开展抗日宣传,深入学校、农村、厂矿教唱抗战歌曲、举办歌咏活动。1939年,冼星海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他在入党申请书中这样写道:“希望加入组织后,能够积极工作,政治的认识更加强……使作品能真正创作出民族的呼声。”

冼星海曾对母亲说:“为了生存,我们就应该努力战斗,去保卫比母亲更伟大的祖国。”即使生存条件艰苦,冼星海依然坚持音乐创作,直至病逝。冼星海在抗日救亡时期创作的声乐作品在民众间广泛传播,产生了经久不衰的社会影响力,如《救国军歌》《夜半歌声》《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等,其中与光未然合作的《黄河大合唱》,极大地鼓舞了民族士气,既是中华民族抗敌救国的精神武器,亦是中国音乐史上的不朽名作 

人物二:王根英

王根英(1906年—1939年),生于上海郊区贫民家庭,中国共产党党员、抗日英烈,陈赓大将夫人,以坚韧意志和无畏精神投身革命,33岁壮烈牺牲。

11岁时,为贴补家用,王根英进入怡和纱厂做童工,每日工作12-16小时,工钱仅二三角。为求生存,她常带领小姐妹与工头、资本家抗争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19岁的王根英率怡和纱厂7000余名工人参与全市罢工游行,亲自同英国老板谈判,提出“承认工会的权力,增加工人的工资和改良工人的待遇”等要求。同年10月,她加入中国共产党,正式踏上革命道路。

 1926年至1927年,王根英参与上海工人的三次武装起义。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她转移至武汉,出席中共五大,并与从苏联归来的陈赓相识相恋,不久结婚。1928年,陈赓来到上海负责中国共产党中央特别行动科的情报工作,王根英全力掩护和协助陈赓的工作,为党中央提供了许多重要情报。

 193312月,因叛徒出卖,王根英在上海被捕,随后被押解到南京“江苏第一模范监狱”。入狱后她很快成为狱中对敌斗争的骨干,利用放风、倒马桶、洗衣服和洗碗等一切机会传递消息,研究对敌斗争策略。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后,经党组织营救,王根英重获自由。出狱后,王根英至云阳八路军总政治部和陈赓团聚,后赴延安,入陕甘宁边区党校学习,又到《新中华报》工作。193938日,日军突袭驻地,王根英为取回装有文件和公款的挎包,不顾危险返回已被敌人冲入的村子,最终牺牲在日军枪口下,年仅33岁。20149月,她入选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人物三:章乃器

章乃器(1897年—1977年),原名章埏,浙江青田人。1913年就读于浙江省立甲种商业学校(浙江工商大学前身)。早年从事银行业,任浙江实业银行副总经理,光华大学教授。1935年,参与发起组织上海各界救国会,次年5月,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成立,任领导人。193611月,被国民党政府逮捕,是著名的救国会“七君子”之一。1945年,章乃器与黄炎培、胡厥文等发起民主建国会,主张民主和平,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和内战。1948年底应毛泽东之邀,舍弃香港的企业秘密北上,参与筹备新政协,19499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10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章乃器参加了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政务院政务委员,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委员,粮食部部长,民建中央副主任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任委员,参与制定粮食统购统销政策,首创粮票制度,基本解决六亿人口的吃饭问题。

人物四:骆耕漠

骆耕漠(1908年—2008),原名丁士通,浙江临安人。骆耕漠早年就读于浙江省立甲种商业学校(浙江工商大学前身)。1926年,年仅18岁的骆耕漠参与了北伐战争,次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但不久于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中遭叛徒出卖,被捕入狱长达六年。在狱中他建立党小组,传递进步刊物。出狱后开始着手研究中国经济问题,同时建立中国经济情报社,并组织和参加了上海纪念九一八大游行等革命活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骆耕漠撰写了大量经济文稿,揭露国内外军事霸权、政治强权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掠夺。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先后创办《动员周刊》《抗建论坛》等刊物,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民族民主革命运动。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中共浙江省委统战工作委员会委员。国共内战期间,骆耕漠赴新四军担任浙江省委文委书记、新四军财经部副部长等职,主持领导解放地区的地方财经工作和部队供给工作。新中国成立后,骆耕漠先后任国家物价局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顾问等职。骆耕漠一生既积极参与国家经济建设的计划管理工作,又深入系统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的基础理论,其政治经济研究已成为我国政治经济学理论流派之一。在孤岛上披荆斩棘,在绝境中坚持信念,骆耕漠的成就已在文化战线与经济建设战线的斗争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请同学们从上述人物中任选一位,以角色代入的形式,以他(她)的名义和视角给家人或朋友写一封信。内容需结合当时的革命形势,体现所选择的人物在面对国家危难与革命事业时的所思、所感、所悟,展现他们的坚定信念与家国情怀。

2.个人原创,题目自拟,文章篇幅10002000字为宜,请于113日前完成并报送至所在学院研究生辅导员。

3.感兴趣的同学可根据个人创作的书信内容,转化制作成AI视频,时长不低于1分钟,展现人物的英雄事迹或精神风貌,请于113日前完成并报送至所在学院研究生辅导员。


三、 格式要求

1.征文请采用word文档编辑,主标题为二号“华文中宋”字体,正文用四号仿宋字体,段落为1.5倍行距。文末需在右下角提供作者姓名、年级、学习层次(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所在学院和专业等个人信息(模板参考附件1),文档以“学号+姓名+标题”命名。

2.视频作品请添加字幕,画面和声音流畅稳定,以“学号+姓名+标题”命名。


四、 活动安排

请各学院组织评审,择优向研工部重点推荐58篇文章(学生本人须对文章的原创性负责)和35AI视频作品。请各学院审核后,于1111日前将评审结果全部征文电子版(请按照学号顺序进行排序,其中重点推荐的作品单建文件夹1,其余作品单建文件夹2)、视频作品材料(单建文件夹3)及汇总表(见附件2)报送研工部邮箱:ZJGSUYGB@163.com


五、 奖项设置和成果展示

研工部组织专家评委根据文章质量评选出一等奖20名、二等奖30名,三等奖50名并颁发获奖证书;根据AI视频质量评选出若干名奖项并颁发获奖证书。根据《浙江工商大学研究生综合测评实施办法》,若获得奖项,研究生在综合测评“素质拓展模块”中予以相应加分。后续,学校将选择优秀作品集结成册,公开出版发行研究生思政作品集。



附件1:“红色家书”模板及格式要求.docx

附件2:2025年研究生“红色家书”评比情况汇总表.xlsx


 

研究生工作部

2025930

 


版权所有©浙江工商大学研究生院 E-mail:yjsy@zjsu.edu.cn
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学正街18号 邮编:31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