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研究生培养单位: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执行学校使命愿景红皮书,深化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现决定启动2025级研究生培养方案制定工作,具体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意见》等上级有关文件精神,以培养人工智能时代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以深化科教融汇、产教融合为抓手,着力提升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学校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
二、总体原则
1.所有学科(领域)按照所属一级学科或学位类别研究生教育规律和总体要求,根据《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2022)》《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以及学校研究生过程培养工作规定等规范性文件,全面梳理和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学位培养方案需同时遵循各领域教指委的指导性意见。
2.培养方案的制定应围绕学校学科的战略目标和发展定位。按照学科专业特点、人才培养定位,将研究生培养与学科发展紧密结合,科学确立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贯彻落实研究生分类培养要求。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专业优势特色,进一步深化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完善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育人机制,为新质生产力提供人才保障。
3.始终坚持把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作为培养方案制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对标境外高水平大学及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相应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组织实施培养方案制定和论证工作。
4.贯彻落实课程思政建设,深入挖掘研究生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并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课程教学目标。充分发挥研究生课程的思政教育功能,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价值教育全覆盖。
5.为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学校人工智能时代创新型人才培养行动计划,要加快推进人才培养和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数智化转型,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研究生培养深度融合,以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三、制定范围
2025年招生的所有学位点,包括硕博连读、直博(含本硕博一体化)等国内、国际所有类型研究生的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研究(专业)方向目录须与2025年招生目录保持一致。
四、制定内容
1.培养方案框架内容。培养方案是研究生培养单位进行人才培养的根本依据,培养方案内容一般包括学科简介、培养目标、研究方向、培养年限与培养方式、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主要培养环节、文献阅读主要书目和期刊目录、学位论文工作等,也可根据本学科自身实际和发展需要,明确不低于学校标准要求的其他内容。
2.课程设置。研究生课程体系一般包括学位课、必修课、选修课。课程设置应注重各层次教学内容纵向衔接和各门课程教学内容横向配合,规范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间的课程分类设置。
学术学位的课程设置应突出教育教学的理论前沿性,厚植理论基础,拓宽学术视野,强化科学方法训练以及学术素养提升。鼓励针对不同学科能力培养要求,注重研究方法类、前沿理论类、跨学科类等课程的设置。
专业学位课程设置应突出教育教学的职业实践性,合理设置案例教学、应用性课程和专业实践实习的学分比重,强调基础课程和行业实践课程的有机结合,注重发挥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作用,落实校内外导师的职责。
课程设置须坚持科学性原则。根据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编制课程教学大纲。纳入培养方案的所有课程须同步制定课程教学大纲。开设所有课程应同时规范英文课程名称。
3.主要培养环节。培养必修环节一般包括科研训练、学术交流、实践活动、中期考核等。学术型研究生应结合专业课程学习、论文撰写开展社会实践或教学实践、助教实践、学术实践。专业型研究生参加实践活动,应加强产教融合,着重培养研究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4.具体内容要求。参见《浙江工商大学学术学位研究生过程培养工作规定》、《浙江工商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过程培养工作规定》、《浙江工商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浙江工商大学研究生学历国际学生学籍管理规定》、《浙江工商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浙江工商大学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查重检测与评审实施办法》、《浙江工商大学研究生助研、助教、助管和学生辅导员工作实施办法(试行)》等。各专业结合专业特色制定培养方案,不能与指导意见硬性规定相冲突。
五、工作组织
时间 | 工作内容 | 进度安排 |
3月-4月 | 学习调研 | 各学位点组建工作小组,对标三至五个双一流高校研究生培养方案,深入调研研究生培养经验、培养体系和课程要求等,充分吸收行业专家、兼职导师、用人单位和师生(含毕业生)的意见和建议,总结现有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经验,结合自身特色优势,形成工作方案。 |
4月 | 方案制定 | 重新梳理课程体系,完成课程审查与设置,确定各门课程负责人,做好课程、教材和任课教师团队建设,形成培养方案初稿,模版详见 附件1。 |
5月 | 组织论证 | 加强调研与论证工作,聘请不少于三位校内外专家对培养方案及新开课程进行论证,其中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论证专家中来自行业(产业、企业)的不少于1/3。 研究生院将组织培养方案汇报交流会,具体另行通知。 |
6月 | 审核完善与 提交备案 | 根据反馈意见,修改形成培养方案终稿,经学位点所在学院学位分委员会审核通过后报研究生院备案;完成所有课程教学大纲的审定。于6月6日(周五)前提交培养方案定稿,修(制)订过程中的调研情况、会议情况、评议审核情况等做好记录,建立材料档案并及时归档。 培养方案定稿版录入研究生教育综合管理系统,录入前应在系统课程库完成课程数据维护工作,补充新增课程或变更课程,具体要求详见 附件12。 |
9月 | 实施执行 | 从2025级研究生开始实施培养方案。 |
六、其他事项
1.各培养单位应严格按照时间部署,做好培养方案制定和优化工作。跨多个培养单位的学位点由牵头单位负责组织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修(制)订工作。保证2025级研究生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推进。
2.2025年6月6日前,各学院完成培养方案制定,相关材料提交清单详见附件9,电子版发送至yjsypyb@zjgsu.edu.cn, 签字盖章纸质版同时报送至研究生院。
3.提交材料:各专业培养方案(含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学分自查表、 2025版培养方案新增或调整课程汇总表、课程库停开课程汇总表,其他相关材料由学院备存。
联系人:陈老师;联系电话:28872260
联系人:林老师(国际生);联系电话:28877246
附件:2025版研究生培养方案制定通知附件1-13
研究生院
2025年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