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研究生申报余姚市“阳明故里▪府前路片区文化商旅布局和功能定位”专项委托课题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9-07-20浏览次数:5146

全体研究生:

为推进余姚市重点项目“阳明故里”开发建设工作,余姚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与余姚市开投蓝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决定组织委托课题,向社会公开招标。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欢迎同学们按要求积极参与申报。

选题指南

专项委托课题拟分期进行。第一期涉及的空间范围主要为:余姚市府前路片区地段(东至三官堂路、西至新建北路、南至姚江、北至阳明东路)。项目的成果要求为调研报告或论文(内附项目建议书)。

1.府前路片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开发与更新设计:导入姚江文化和阳明元素,提升片区功能及文商旅业态活力研究

围绕府前路片区基本情况、基本特征及合理利用的因素,明确研究背景、意义及思路和方法,同时划定研究区范围;分析府前路片区历史文化背景与历史内涵和积淀;统筹府前路片区环境、建筑和街巷交通与水道利用;为府前路片区的历史宝地保留、发展与文化、商业、旅游融为一体的方向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2、重塑和创新府前路传统风貌街巷研究

划分府前路片区文商旅业态类型和层次,综合运用文献和数理统计法、空间分析法对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从历史文化街区和旅游商业两方面布局需求,根据余姚历史文献与国内外成功小镇开发的文献进行对比。基于阳明文化意象理论,对府前路片区历史文化街区的旅游空间进行解析,同时划分游憩者(可分为购物、观光、文化体验、社交、休闲五类)的活动偏好、消费需求及商业感知特征进行分析,要求突出街巷格局及古城古巷民居风貌,推动和转化利用现有名人旧址群、古巷、老街项目建设,融入河姆渡文化建筑的干栏式特点、吊脚楼风貌元素,融入阳明文化、明清商街文化特征元素,加强与周边的贯通联系,强化府前路片区的城市旅游、商务休闲功能。就着力引入、培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余姚老字号民俗商业及餐饮美食、文玩收藏、民间文艺、青瓷交易、书画拍卖等文化创意产业,联动滨江区块购物娱乐区,强化民俗文化演绎及娱乐功能,提出相关意见建议。

3.府前路片区宁波“一带一路”开埠历史与文化商贾云集盛况研究

围绕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商业业态的概念以及文化资本、符号学、可持续发展等理论基础进行阐述。围绕旧时余姚县城街巷商业文化和业态,梳理借鉴现滨江路、府前路、县东街、工人路范围内余姚古代商业会馆、商行、店铺、酱业、牙行状况,推进府前路项目建设及周边风貌整治;考证姚江水陆古码头、水路驿站(姚江驿)、商船、乌蓬船、官船、兵船等遗址遗迹,为王阳明水上驿路码头雕像、余姚古代连接海上丝绸之路等场景的复原式建设和文旅项目设计提供依据;挖掘府前路浙东甬绍商旅商俗文化和酒、渔、水、船历史故事,植入姚江大运河的世界文化遗产元素,为搭建联贯古代一带一路与国际商路的文商旅展示平台,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建议。

4.府前路片区街区个案创新分析研究

围绕府前路片区开发建设的个案展开展研究。重点分析其作为浙东地区较早开埠的古城闹市中心地,分析古为今用建设创新街区的背景、过程、策略及特点,着重对府前路片区在顶层设计、产业集群选择、片区城市规划等方面的成功因素进行分析,同时为下步开发武胜门、龙泉山两大片区创新要素集聚模式的构建,提供经验启示。

申报者可以围绕上述选题,针对余姚历史与王阳明相关史料,结合自身研究特长和优势,自行拟定调研课题。

二、调研原则

1.坚持阳明文化元素导向的原则。要紧紧围绕阳明故里开发建设总体布局,准确把握府前路片区前生今世的主流态势,一是历史遗址,整理挖掘,重现依据(比如复建、景点等);二是民间民俗、非遗等文化元素与传承依据、市场化可行性包装运用等文创;三是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出发分析布局什么、开发什么、引入什么业态等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背景、历史、依据等对策建议(欢迎就具体项目建设提出建议书)。

 2.坚持科学论证言之有据原则。融入和利用好阳明文化、余姚本土人文、地理、文旅、现有各类名人古居特点,强化研究的应用性、实践性,可落地操作,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可采取座谈走访、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方法开展调研,确保研究成果有科学依据,经得起历史检验,为开发建设府前路片区提供理论、历史和市场化依据。

 3.坚持成果高质量和可转化原则。接阳明文化地气,突出个性、个案研究,一是注重理论阐述研究与实际应用(修复、复建配套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二是要提出项目建议书(包括几个版块、什么形式),注重资源整合;三是强调课题为采纳应用服务。形成的调研报告或论文要观点鲜明、言简意赅、文风朴实、言之有物。

同时有兴趣或有研究,也可涉及余姚市城区武胜门片区(包括老余姚中学地块)和龙泉山片区。

三、申报人范围

专项委托课题招标,面向余姚市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的专业人员及其团队,余姚市社科界研究者和有一定专业特长研究的社会人士,或者熟知余姚市情具备开展研究条件的余姚市外地的专家和研究人员,同时欢迎大中专院校社科联(院)的教授、专家和大学生,文创产业人员申报。

资助经费

对申报人递交材料,由社科联组织专家进行初审,确定立项课题。立项课题分为三类:一般课题(要求提交课题报告4-5千字左右,每项资助3000元);重点课题(要求提交课题报告7-8千字左右,每篇资助5000元);重大课题(要求提交课题报告1万字左右,每篇资助10000元)。课题经费在正式立项后先按一般课题的70%拨付。课题类型在结题评审时由专家组确定,并按上述标准拨付剩余经费。

五、申报期限

2019年7月11日至7月30日。如课题立项,将于10月底计划召开课题学术论坛会议。

六、申报程序

1.申报人:按照要求,填写《余姚市2019年度社会科学规划专项课题申请表》、课题设计论证(活页)(见附件)。

2.联系方式:申报人于申报期限内(以邮戳为准)将填好的课题申请书一式1份、活页一式10份,寄送至余姚市社科联,地址:余姚市城下路19号6号楼余姚市社科联办公楼,邮编:3154100。并将Word格式电子版文本发送至电子邮箱 yuyao1616@126.com 。联系人:杨鹏飞,电话:0574-62721842;谢建龙,电话:0574--62722221); 

3.注意事项:余姚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将在申报期限截止后,组织专项课题专家组,进行立项评审,择优确定课题研究承担人,并签订课题委托协议书。

附件:《余姚市2019年度社会科学规划专项课题申请表》、课题设计论证(活页)


余姚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2019年7月9日

版权所有©浙江工商大学研究生院 E-mail:yjsy@zjsu.edu.cn
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学正街18号 邮编:310018